From Swedenborg's Works

 

天堂与地狱 #1

Study this Passage

  
/ 603  
  

1. 作者序

主耶稣 1 在门徒面前谈到世代的末了、也是教会的末期时, 2 预言了教会在爱和信上依次改变的状态。 3 在预言即将结束时,祂说:

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那时,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地上的万族都要哀哭。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他要差遣使者,用号筒的大声,将他的选民从四方(四风),从天这边到天那边,都招聚了来。(马太福音24:29-314

那些照字面意思理解这些话的人,只会相信在世界的末了、也就是所谓“最后的审判” 5 时,所有这些事都会照着文字所描述的那样发生,因此,他们相信太阳和月亮要变黑,众星要从天上坠落,主的兆头要显现在天上,祂自己和吹号的天使出现在云端,而且正如圣经其它地方所预言的那样,整个有形的世界将要被毁灭,然后出现新天新地。

这是当今教会中大多数人的看法, 6 然而,这样相信的人没有意识到隐藏在圣经 7 每个细节中的奥秘。因为圣经的每个细节中有内义,可辨别出是属灵和属天的事物,不同于字义所述的尘世和世俗的事物,不仅每句话是这样,每个字也是如此。 8

因为圣经是用纯粹对应 9 的方式写成的,以便每个细节蕴含内义。这种内义的性质可以从《属天的奥秘》 10 中相关的阐述和展现中得到证实,还可见之于《白马》一书(解释《启示录》中提到的“白马”)。根据内义,我们能理解上述经文中主所说的关于祂驾着天上的云降临的话。在这段经文中,要变黑的“日头”表示在爱方面的主; 11 “月亮”表示在信方面的主; 12 “众星”表示对良善和真理或爱和信的认知; 13 “人子的兆头要显在天上”表示神性真理的显现;要哀哭的地上“万族”表示与真理和良善或信和爱相关的一切事物; 14 “主在大能和荣耀中驾着天上的云降临”表示祂在圣经中的同在和启示; 15 “云”表示圣经的字义; 16 “荣耀”表示圣经的内义; 17 “天使用号筒及大声”表示作为神性真理源头的天堂。 18

由此我们能明白主的这些话的含义,即在教会的末期、也就是教会不再有任何爱因而不再有任何信时,主将公开圣经的内义,揭示隐藏在其中的天堂的奥秘。下面将要揭示的奥秘与天堂、地狱和人死后的生命有关。

当今教会的人 19 对天堂、地狱和人死后的生命几乎一无所知,尽管这些在圣经中都有描述,甚至许多出生在教会的人否认这一切,心里说:有谁从那个世界回来告诉我们呢?

这种否定的心态尤其在世间知识渊博的人中盛行,为了避免它感染和败坏心地单纯、信仰简单的人,我被允许与天使来往,与他们面对面地交谈,还目睹天堂和地狱里的景象,已历时十三年。现在,我被允许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希望以此照亮愚暗、驱散疑云。

现在有如此直接的启示,是因为这就是“主再来”的意思。 20

Footnotes:

1. 【英1】主(the Lord),这里指耶稣基督。尽管史威登堡的神学是彻底的独一神论,但他在书中使用了许多来自哲学和圣经背景的名称和术语表示上帝,如上帝(God)、神性的存在(the Divine Being)、神性(the Divine)、神性之人(the Divine Human,神性人身,神性人)、独一者(the One)、 无限者(the Infinite)、太初(the First)、造物主(the Creator)、救赎主(the Redeemer)、救主(the Savior)、耶和华(Jehovah)、上帝全能者(God Shaddai),等等。最常见的称呼是“主”(拉丁文:Dominus),这是一个头衔而不是名字,意思是“掌管者”,指耶稣基督——作为独一上帝的可见的显现。史威登堡在《属天的奥秘》(14)中有这样简短的解释:“主”特指世界的救主耶稣基督;单称为“主”,无其它附加。在整个天堂,祂被尊为主,因为祂拥有天上地上所有的权柄。这也是祂对门徒的吩咐,他说:“你们称呼我主,你们说的不错,我本来是。”(约翰福音13:13)祂复活以后,门徒遂称祂为“主”。【中】考虑到不熟悉圣经和史威登堡著作的读者可能不熟悉这一称谓,故首次出现时,中译为“主耶稣”。

2. 世代的终结即是教会的末期(453510622)。【英2】史威登堡使用“ecclesia(宗教聚会,教会)”一词表示特定的民族在某一时期的整体宗教信仰和实践。

3. 在马太福音第24-25章中,主预言的内容包括:世代的末了,祂的降临,教会日渐衰败,最后的审判等,具体的解释可参阅《属天的奥秘》中的有关内容(3353-33563486-34893650-36553751-37573897-39014056-40604229-42314332-43354422-442445354635-46384661-46644807-48104954-49595063-5071);【英3】史威登堡在其它地方解释了主所预言的教会在爱和信(良善和真理)上的四个持续恶化的状态:争论它们,蔑视它们,荒废它们,亵渎它们(3754)。

4. 【英5】史威登堡引用的经文通常源自塞巴斯蒂安·施密特(Sebastian Schmidt,1617-1696年)翻译的拉丁版《圣经》。但有时,就像在这里,它们会因直译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史威登堡还使用西班牙神学家兼语言学家本尼迪克图斯·阿里亚斯·蒙塔努斯(Benedictus Arias Montanus,1527-1598年)的合参版《圣经》,这也可能适合与施密特译本相对照。史威登堡使用过的、带着他的旁注的施密特译本《圣经》被保存在斯德哥尔摩的皇家科学院图书馆(古迹89-90),由塔菲尔(R·L·Tafel)编辑的影印复制品也可用;【中】本中文版的经文通常引自中文和合本《圣经》,如意思有差异,则从英文翻译或引自其它版本。

5. 【英6】史威登堡对“最后审判”的解释与他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神学传统截然不同。他反对这种看法,即我们的地球和我们的生命会在最后的善恶之战中被毁灭,或者历史会终结于某种形式的天崩地裂。他把最后的审判作为一种标志。他写道:“最后的审判无非就是教会(真正的宗教)在一个族群中消失,在另一个族群中兴起……当主不再被承认……没有信……没有仁爱时。”(3353)更多的讨论可参见该卷的导论和史威登堡在1758年出版的著作《最后的审判》(Last Judgment)。

6. 【英7】作为史威登堡所提到的“许多人”的例子,可以列举史威登堡时代新约学术界的两位主要人物:班格尔(Johann Albrecht Bengel,1687-1752)和欧内斯蒂(Johann August Ernesti,1707-1781),可以说,他们为有条理地鉴别圣经经文奠定了基础。二人都热衷圣经字面意义,特别是在有关“最后的审判”方面。欧内斯蒂对史威登堡《属天的奥秘》的评论出现在著名的《新神学图书馆》(Neue Theologische Bibliothek)中,对史威登堡赋予圣经文本的一词多义的做法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认为这是退回到非科学的“寓言和神秘”的注释方法。同期另一位有影响力的德国神学家、虔敬派弗里德里·希克里斯托夫·奥廷格(Friedrich Christoph Oetinger,1702-1782年)发表了对史威登堡的评论,在其它方面都很赞成,但在圣经解释的问题上支持班格尔和厄内斯蒂。他在一封信中抱怨说:“他(史威登堡)更相信他对历史的类比或他的对应学知识,而不是无需解释的清晰的(圣经)。”还应该指出的是,史威登堡关于“教会中的大多数人”的说法可以作为他对当时宗教观点的评估而被接受——这是一个可信的评估,因为他最亲密和最有影响力的亲属包括一位时任主教和一位将任的主教。【中】史威登堡的父亲杰斯伯(Jesper Swedberg)是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神学教授,大教堂的主任牧师,后成为斯卡拉(Skara)地区路德宗教会的主教。

7. 【英8】“圣言”(the Word,拉丁原文为Verbum)是路德宗信徒对作为启示真理的《圣经》的首选称呼,即“上帝的话语”。然而,史威登堡在使用这个词时,特指《圣经》中的一些经卷,他认为这些经卷自始至终具有深刻的属灵含义(内义),即摩西五经(创、出、利、民、申),历史书(书、士、撒上、撒下、王上、王下),诗篇,大小先知书(赛、耶,哀、结、但、何、珥、摩、俄、拿、弥、鸿、哈、番、该、亚 、玛),福音书(太、可、路、约)和启示录,参见《属天的奥秘》(10325)以及1758年史威登堡的另外两部著作《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的教义》(266)和《白马》(16)。应该指出的是,在1771年史威登堡的著作《真实的基督教》中,他似乎是在完整的路德宗信仰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包括使徒书信中的段落也出现在源于“圣言”的引文中。【中】“the Word”在天主教思高本《圣经》中译为“圣言”,在天主教拉丁文《圣经》中译为“Verbum”,原意是“上帝的话语”。记录上帝话语的书卷即为《圣经》,本书将“the Word”译为“圣经”(除非特别强调书籍的形式或某种版本时会上书名号外,圣经及其各卷书名均不加书名号);在特别强调是上帝的话语时,仍译为“圣言”。

8. 圣经的每个细节都蕴含深刻的内义或灵义(114319842135233323952495444290499086)。

9. 圣经是以纯粹对应(correspondences)的方式写成的,因此,无论是整体还是每一个细节都表示属灵的事物(1404140814091540161916591709178329009086)。【英9】史威登堡认为物质世界是由灵性世界引起的,因而反映了灵性世界;也就是说,物理现象和事件提供(或者说“响应”或“对应”)了灵性现象和事件的图像(image)。正如史威登堡本人在《属天的奥秘》(4)中所指出的那样,这部作品(他毕生最长的著作)的主要目的是证明圣经包含的灵性层面的意思至少可以部分通过特定的对应关系的知识来展示。

10. 【英10】《属天的奥秘》(1749-1756)和1758年出版的著作(《天堂与地狱》、《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的教义》、《最后的审判》、《白马》和《其他行星》)都是匿名出版的,直到1759 年史威登堡对斯德哥尔摩大火的遥视经历之后,他才被确认为这些书的作者。

11. “日头”在圣经中表示主之于爱,也因此表示对主的爱(1529183724412495406046964966708310809)。

12. “月亮”在圣经中表示主之于信,也因此表示对主的信(152915302495406046967083)。【中】主永不改变。但人(教会)在不同的爱和信的状态中,对主的“看见”或认识是不同的。

13. “星星”在圣经中表示对良善和真理的认知(249528494697)。

14. “万族”表示构成一个事物的所有的真理和良善,或者说所有的信和爱(3858392640606335)。

15. “主的降临”就是主在圣经中的同在以及启示(39004060)。

16. “云”在圣经中表示圣经的文字或字面意义(406043915922634367528106878194301055110574)。

17. “荣耀”在圣经中表示天堂里和圣经内义中的神性真理(4809592282678427942910574)。

18. “喇叭”或“号筒”表示在天堂或由天堂显示的神性真理(881588238915);“声音”有类似的意义(69719926)。

19. 【英13】“当今教会的人”是史威登堡的主要和一直关注的信徒,以区别于“教会中的许多人”——上文提到的学者(见上文 6 )。他描述了与去世不久的教会信徒的灵魂相遇的经历(例如,在他1771年的著作《真实的基督教》中:160:3692693694731732738),这使他确信对圣经教义的普遍无知(这是他所关心的)以及对教会神学传统的歪曲,威胁着人们过上美好生活和为天堂做好准备的能力。在这里,他引用这种状况来解释他的呼召和启示以及他工作的动机。

20. 【英14】“主的再来”或“主的降临”,这里是指主重新与人临在的任何事——在灵性上的类似于主道成肉身之同在的任何事。在他后期的著作中,史威登堡开始明确谈到“第二次降临”,他用这个词来描述宇宙的灵性事件,包括他感觉到的主通过他自己的灵性经历所达成的启示。参见他1771年的著作《真实的基督教》115121123节,以及他在1769年出版的《新教会真道简述》一书的内封面上手写的题词:“此作是主再来的一部分(受命而题)。”在写作此书时,史威登堡的灵界经历已持续了13年(在他的一生中共有29年),这些经历是他著作的主要来源。因为他觉得这些经历是主给他的,所以也是他的主要权威。在《属天的奥秘》(68)中,他写道:“我意识到,许多人会说,只要肉体生命还在继续,就没有人能与灵魂和天使交谈,或者是我出现幻觉,或者是我传播这样的故事是为了利用人们的轻信,等等。但这些都不让我担心。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感觉到了。”

  
/ 603  
  

Thanks to our partners fo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10574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10574. “摩西说, 求你使我看见你的荣耀” 表在外在层面上对里面的神性真理的洞察. 这从 “摩西” 的代表, 以及 “使看见” 和 “耶和华的荣耀” 的含义清楚可知: “摩西” 在此是指教会, 敬拜和圣言的外在, 这外在不像与这个民族本身同在时那样与内在如此分离 (参看10563, 10571节); “使看见” 是指洞察 (2150, 3764, 4567, 4723, 5400节); “耶和华的荣耀” 是指圣言的内在 (参看创世记 18章序言, 以及5922, 9429节). 由此明显可知, “摩西说, 求你使我看见你的荣耀” 表示对圣言, 教会和敬拜的外在里面的内在的洞察.

这些话的意思也可从本章前几节经文看出来, 因为那里在内义上所论述的主题是以色列民族, 以及这一事实: 教会不可能建立在他们中间, 因为他们不能接受任何内在之物. 接受教会的内在就是接受来自天堂的神性真理, 由此接受天堂之爱. 由于这就是内义上的主题, 然而摩西又坚持耶和华把他们领进迦南地, 而领进迦南地表示教会的建立, 所以现在摩西说 “使我看见你的荣耀”, 因此, 这句话表示在外在层面上对里面的神性真理的洞察.

“耶和华的荣耀” 表示诸如摩西不能洞察到的那种神性, 这一点从本章接下来的经文很清楚地看出来, 在那里, 经上说他 “不得见耶和华的面” (祂的荣耀在那里就是被如此称呼的), 祂经过之后, 摩西可以得见祂的背, 而是从岩石缝中得见的; 以此表示他只会洞察教会, 敬拜和圣言的外在事物, 不会洞察内在事物. “耶和华的荣耀” 就具有这种含义, 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 经上有几次他们 “看见耶和华的荣耀”, 而事实上, 当时被如此称呼的只是在西乃山上, 在会幕之上或之内的云彩 (参看出埃及记 16:10; 24:16, 17; 40:34, 35; 民数记 16:42; 以及别处). 在这些经文中, 被称为 “耶和华的荣耀” 的 “云” 表示教会, 敬拜和圣言的外在, 或圣言的字义 (参看创世记 18章序言, 以及4060, 4391, 5922, 6343末尾, 6752, 8106, 8781, 9430, 10551节).

“耶和华的荣耀” 之所以表示圣言, 教会和敬拜的内在, 是因为诸如存在于天堂中的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就是耶和华的荣耀; 事实上, 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在那里显为光. 主在这光中的显现就是 “耶和华的荣耀” 在真正意义上所表示的; 主的显现是指那里来自主的一切事物, 这些事物是不计其数的, 被通称为 “属天的” 和 “属灵的”. “耶和华的荣耀” 之所以表示圣言, 教会和敬拜的内在, 是因为它住在这光中. 然而, 外在住在世界的光中, 这就是为何在圣言中, “云” 表示外在. 由此明显可知圣言的内义就是 “荣耀”.

由此可见在下列经文中, “耶和华的荣耀” 和 “祂的光” 表示什么, 如以赛亚书:

兴起! 发光! 因为你的光已经来到! 耶和华的荣耀已升起来照耀你. 看哪! 黑暗遮盖大地, 幽暗遮盖万民. 但耶和华要升起来照耀你, 祂的荣耀要彰显在你身上. 列族要走近你的光, 列王要走近你升起的光辉. 你的日头不再下落, 你的月亮也不退缩, 因为耶和华必作你永远的光. (以赛亚书 60:1-3, 20)

这论及主的降临; “光” 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 “祂的荣耀” 和 “祂升起的光辉” 表示出现在这光中的关于主, 以及对主的信和爱的一切; “遮盖大地和万民的黑暗和幽暗” 表示信和爱的模糊; 因为这些话论及建立在外邦人当中的教会. 由此可推知要升起和彰显, 并且列族和列王要走近的光和荣耀表示关于主, 以及源于祂的对祂的信和爱的神性真理.

同一先知书:

我耶和华凭公义召你, 使你作众民的约, 作列族的光. 我是耶和华, 这是我的名; 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别人. (以赛亚书 42:6, 8)

这也论及主, 祂被称为 “列族的光”, 是因为祂是一切神性真理的源头, 被称为 “耶和华的荣耀”, 是因为祂是一切信和爱的对象.

又:

你的光就必暴发如破晓; 你的公义必在你前面行, 耶和华的荣耀必召集你们. (以赛亚书 58:8)

此处的意思是一样的.

又:

你们要与耶路撒冷一同欢喜, 因她荣耀的光辉而快乐. (以赛亚书 66:10, 11)

“耶路撒冷” 在此和在别处一样, 都表示教会; “她荣耀的光辉” 表示源于主的对真理的爱. 撒迦利亚书:

我要作耶路撒冷四围的火墙, 并要作她中间的荣耀. (撒迦利亚书 2:5)

这也论及表示教会的耶路撒冷; “她中间的荣耀” 表示构成信和爱的真理和良善的一切事物方面的主自己. 显而易见, 在上述经文中, “荣耀” 表示本质上属于神性之光的事物.

在启示录同样是这样:

圣耶路撒冷有神的荣耀, 它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 神的荣耀必光照它, 又有羔羊为城的灯. 得救的列族要在祂的光里行走, 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 尊贵归与那城. 城门白昼总不关闭, 在那里原没有黑夜. 他们必将列族的荣耀, 尊贵归与那城. (启示录 21:10, 11, 23-25)

“圣耶路撒冷” 在此表示将取代当今教会的教会. 构成教会的事物, 也就是构成源于主的对主之信和爱的事物, 被描述为那里的光和荣耀. 由于 “荣耀” 表示光的事物, 故经上说 “神的荣耀必光照它”. 人若把这些经文仔细斟酌一下, 认真思考它们在真正说什么, 不要只局限于文字, 就能看出包含在这段描述中的一切事物都表示诸如属于教会的那类事物. 但内义教导每个具体细节表示什么, 因为在圣言中, 没有一句话, 甚至没有一个音节是没有意义的.

路加福音:

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 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是照亮列族的光, 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 (路加福音 2:30-32)

这些话出现在西面对出生之后的主的预言中. “照亮列族的光” 表示从主发出的神性真理, “民以色列的荣耀” 表示主在那些接受的人当中所揭示的一切, 就是关于祂自己, 以及对祂的信和爱的一切. 祂所揭示的这一切被称为 “荣耀”, 是因为它显现在天堂和那里的光中, 这光就是神性真理. “以色列人” 表示那些信主爱主的人.

“光” 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 属于光的 “荣耀” 也是, 这一点从主自己在约翰福音中的话明显看出来:

他们爱人的荣耀, 过于爱神的荣耀. 我作为光, 到世界上来, 叫凡信我的, 不住在黑暗中. (约翰福音 12:43, 46)

同一福音书:

太初有圣言, 圣言与神同在, 圣言就是神. 祂是真光, 照亮一切来到世上的人. 圣言成了肉身, 住在我们中间; 我们也见过祂的荣耀, 正是父独生子的荣耀. (约翰福音 1:1, 9, 14)

“圣言” 表示神性真理, “光” 也是; “荣耀” 表示呈现在这光里面的关于主的一切.

之所以从圣言中引用这些经文, 是因为在这些经文中, 经上一起提到 “荣耀” 和 “光”, 引用它们是为了让人们知道, “光” 表示来自主的神性真理, 因而表示神性真理方面的主, “荣耀” 表示属于光的一切事物, 因而表示源于构成天使, 以及以信和爱接受主的世人所拥有的聪明和智慧的神性真理的一切事物. 别处的 “荣耀” 所表相同, 如下列经文, 约翰福音:

愿我在哪里, 他们也同我在哪里, 叫他们看见我的荣耀. (约翰福音 17:24)

路加福音:

基督这样受害, 又进入祂的荣耀, 岂不是应当的吗? (路加福音 24:26)

马太福音:

那时, 人子的兆头要显现, 地上的众支派都要哀哭; 他们要看见人子, 有能力, 有大荣耀, 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马太福音 24:30)

“云” 在此表示诸如在世界的光中, 因而在世人中间那样的神性真理, “荣耀” 表示诸如在天堂的光中, 因而在天使中间那样的神性真理. “云” 和 “荣耀” 因表示神性真理, 故也表示圣言的两种意义, 即外在意义和内在意义; “云” 表示外在意义, “荣耀” 表示内在意义. 此外, 在世界的光中看到的东西, 相比在天堂的光中看到的东西, 就是一片云. “云” 就具有这些含义 (可参看创世记 18章序言, 以及4060, 4391, 5922, 6343末尾, 6752, 8106, 8443, 8781, 9430, 10551节).

这解释了为何在圣言中, “云” 也被称为 “荣耀”, 如下列经文, 出埃及记:

耶和华的荣耀在云中显现. (出埃及记 16:10)

另一处:

耶和华的荣耀住在西乃山上, 云彩遮盖山六天. 耶和华荣耀的景象在山顶上, 在以色列人眼前, 就像吞噬的烈火. (出埃及记 24:16, 17)

又:

云彩遮盖会幕, 耶和华的荣耀就充满了居所. 摩西不能进去, 因为云彩住在它上面, 并且耶和华的荣耀充满了居所. (出埃及记 40:34, 35)

民数记:

会众聚集攻击摩西, 亚伦的时候, 向会幕观看, 看哪, 有云彩遮盖了它, 耶和华的荣耀显现. (民数记 16:42)

列王纪上:

有云充满耶和华的房屋, 因着那云的缘故, 祭司们都不能站着供职, 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耶和华的房屋. (列王纪上 8:10, 11)

启示录:

殿中充满了烟和神的荣耀. (启示录 15:8)

由于神性以云的形式显现, 所以 “云” 表示神性存在; 哪里有神性存在, 哪里就有神性真理. 没有神性真理, 神性不会显现, 因为神性住在它里面并构成它. 这就是为何在这些经文中, 云被称为 “荣耀”; 这荣耀也无法以任何其它方式被以色列民族看见, 因为他们的兴趣只在于没有任何内在之物的外在事物 (6832, 8814, 8819, 10551节). 然而, “云” 和 “荣耀” 就像世界的光和天堂的光, 或圣言的字义和内在, 或人类的灵魂和天使的智慧那样彼此有别. 由此可见 “摩西说, 求你使我看见你的荣耀” 表示一个请求, 即请求将里面的神性指给他看. 由于摩西代表教会, 敬拜和圣言的外在, 所以也表示在外在层面上对里面的神性真理的洞察.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1143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1143. 尽管这些是组成古教会的那些民族的名字, 但在内义上, 它们仍表具体事物, 即敬拜的种类. 在天堂, 天使对名字, 地区, 民族及类似事物根本一无所知, 他们对这类事物没有任何概念, 只知道它们所代表的真实事物. 主的圣言凭内义而活, 内义就象灵魂, 其身体可以说是字义. 正如人的肉体死亡时, 灵魂继续活着, 而灵魂活着时, 他便不再知道属乎肉体的事物. 同样, 当加入天使行列时, 他不知道圣言的字义, 仅知道它灵魂层面的东西. 上古教会成员就是这样, 他若活到今天, 并且阅读圣言, 根本就不会纠缠于字义, 可以说看不到它, 而只看到从文字抽象出来的内义. 事实上, 那文字仿佛不存在. 所以, 他会处于圣言的生命或灵魂中. 圣言的每一部分都是这样, 包括诸如完全是叙事型的历史部分. 然而, 就内义而言, 其中的每一个字无不包含深邃的奥秘, 而这些奥秘从未显示给那些头脑局限于历史之人. 因此, 本章出现的这些名字就字义或历史义而言, 是指组成古教会的人民, 但就内义而言, 是指他们的教义.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