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斯威登堡的著作

 

天堂与地狱#0

学习本章节

/603  
  

0. 史威登堡 著

Emanuel Swedenborg

2022年8月

目录

作者序 1

(上)天堂

一、主是天堂的上帝 2

二、主的神性创造了天堂 7

三、在天堂,主的神性是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仁爱 13

四、天堂分为两个国度 20

五、天堂有三层 29

六、天堂由无数社群构成 41

七、每个社群都是一个小型的天堂,每位天使都是一个最小的天堂 51

八、整个天堂呈人形 59

九、天堂里的每个社群都呈现为人的形像 68

十、因此,每位天使都呈现为完整的人形 73

十一、因着主的神性人身,天堂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呈现为人 78

主及其神性人身(摘自《属天的奥秘》) 86

十二、天堂的一切事物与人的一切事物之间有对应关系 87

十三、天堂与地上的一切存在对应关系 103

十四、天堂的太阳 116

十五、天堂里的光和热 126

十六、天堂的四个方位 141

十七、天堂里天使状态的变化 154

十八、天堂里的时间 162

十九、天堂的代表和表象 170

二十、天使的穿着 177

二十一、天使的住地和住所 183

二十二、天堂的空间 191

二十三、天堂的形态决定着那里的联系和交流 200

二十四、天堂的管理 213

二十五、天堂里的敬拜 221

二十六、天使的大能 228

二十七、天使的言语 234

二十八、天使如何与世人交谈 246

二十九、天堂里的文字 258

三十、天使的智慧 265

三十一、天使的天真状态 276

三十二、天堂里平安的状态 284

三十三、天堂与人类的结合 291

三十四、天堂通过圣经(圣言)与人结合 303

三十五、天堂和地狱都出自人类 311

三十六、天堂里的非基督徒或教会外的人 318

三十七、天堂里的孩子们 329

三十八、天堂里智慧人和简单人 346

关于知识的不同类型(《属天的奥秘》摘录) 356

三十九、天堂里的富人和穷人 357

四十、天堂的婚姻 366

四十一、天使的工作 387

四十二、天堂的喜乐和幸福 395

四十三、天堂浩瀚无垠 415

(中)灵人界

四十四、灵人界和人死后的状态 421

四十五、每个人就内层而言都是一个灵 432

四十六、人从死里复苏并进入永生 445

四十七、人死后是完整的人 453

四十八、人死后仍拥有一切感官,拥有他在世上的一记忆、思想和情感,除了他在世上的身体之外,什么都没有留下 461

四十九、人死后的状态取决于他在世上的生活 470

五十、每个人生命的快乐在死后都转变成相对应的事物 485

五十一、人死后的第一个状态 491

五十二、人死后的第二个状态 499

五十三、人死后的第三个状态,是将要进入天堂的人接受教导的状态 512

五十四、没有人直接凭怜悯进入天堂 521

五十五、过通往天堂的生活并不像人们想的那么难 528

(下)地狱

五十六、主掌管地狱 536

五十七、主不将任何人投入地狱,但灵人自甘堕落 545

五十八、凡在地狱里的人,都处在源于对自我之爱和对世界之爱的邪恶及其伪谬中 551

五十九、地狱之火和咬牙切齿 566

六十、地狱灵人的恶毒和穷凶极恶的诡计 576

六十一、地狱的外观、位置和数量 582

六十二、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平衡 589

六十三、通过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平衡,人处在自由中 597

关于人的自由、流注和作为沟通使者的灵人(摘自《属天的奥秘》) 603

中译说明

《天堂和地狱》(Heaven and Hell)是以马内利·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1688-1772年)于1758年出版的五部著作之一,原文是拉丁文,书名较长,中译为《见闻录:天堂及其奇观和地狱》。本中译本主要参照英文版Ager和Harley版翻译(一些地方也参阅英文新世纪版(New Century Edition)的内容)。为兼顾速读和研阅的不同用途,本中译本分为“便携本”和“简释本”两个版本,“便携本”为节省篇幅,不包含注释的内容;“简释本”则包含原著的注释(主要是摘引《属天的奥秘》一书中的相关内容)和新世纪英文版英译者的注释。注释以“ 12 ,…”表示,同一个地方若有多个注释,则按照原著、英译注、中译注的顺序排列,且在英译注和中译注前分别冠以【英】和【中】区分(如【英1】表示新世纪版英译者的第一条注释。新世纪版英译者注释共319条,本中文版翻译了其中大多数的注释,少数涉及到拉丁文与英文语法关系以及在中文语境中不构成疑虑的注释未作翻译)。本电子文档中,各节的注释放在各节内容的后面。括号中的数字节号,如果前面没有指定书名或书名缩写,均指《属天的奥秘》一书中的节编号。

在翻译的过程中,参阅了“一滴水”、“思想者”、“谢宁”和“叶雷恩”的中文译本,在此衷心地感谢各位译者!因本人水平有限,错谬难免,欢迎大家指正、建议!

2022年8月31日

附:

史威登堡著作英文名缩写:hh天堂和地狱;ac属天的奥秘;dlw圣爱与圣智;tcr真实的基督教;dp圣治;cl婚姻之爱;lj最后的审判;njhd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的教义;wh白马;ar揭秘《启示录》;be新教会真道简述;Lord新耶路撒冷教义之主篇;se灵性经历;re启示录注解;eu宇宙星球。

/603  
  

Thanks to our partners fo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来自斯威登堡的著作

 

天堂与地狱#545

学习本章节

  
/603  
  

545. 五十七、主不将任何人投入地狱,但灵人自甘堕落

在一些人当中盛行这样的观点,即上帝会因人的罪恶而对他生气,转脸离开他,拒绝他,将他投入地狱;有些人更进一步地认为上帝惩罚人、向人行恶。他们用圣经的字义来证实这些观点,因为圣经中讲了类似的事情,但殊不知解释圣经字义的圣经灵义则迥然不同。因此,取自圣经灵义的教会纯正的教义则教导了另一个真理,也就是说,上帝从不把脸转离人,从不拒绝他,不将任何人投入地狱,也不对任何人生气。 1

再者,每个一个心智被启迪的人, 2 在读圣经时,单从以下事实就能感知真理,即上帝是良善本身、慈爱本身和怜悯本身;感知到良善本身不可能对任何人行恶,慈爱和怜悯本身不可能拒绝任何人,因为这违背怜悯和慈爱的真正本质、因而违背神性本身。因此,他们在阅读圣经时,出于被启迪的心智而清楚地感知到上帝从不离弃人,而且,正如祂从不离弃人一样,祂还出于良善、慈爱和怜悯对待他,也就是说,祂总是善待他、爱他、怜悯他。他们由此看出,这些经文在字义上这样说,但里面蕴含着灵义。字义的这些表述是为了适应人的理解,并与人的初始和一般的观念相一致,这些表述要根据灵义来解释。

脚注:

1. 在圣经中,被归于主的怒气和忿怒其实在人里面,经上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人受到惩罚和诅咒时,在他看来似乎是这样的(79857986997828484838875930610431)。邪恶也被归于主,尽管来自祂的无非是良善(244760716991699775337632767979268227822886329306)。为什么在圣经中如此表述(60716991699776327643767977107926828290109128)。主是纯粹的怜悯和仁慈(69978875)。

2. 【英297】在史威登堡看来,感知(perception)和启迪(enlightenment)是密切相关的。见上文第541节注释【英296】。

  
/603  
  

Thanks to our partners fo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来自斯威登堡的著作

 

属天的奥秘#5798

学习本章节

  
/10837  
  

5798. “不要向仆人发烈怒” 表免得他转身离开。这从 “烈怒” 的含义清楚可知, “烈怒” 是指一种转身离开或厌恶 (参看5034节), 因为向别人发怒的人会转身离开。在这种状态下, 他不像别人那样思考; 相反, 他的思维是与别人的相反。“烈怒” 是指一种转身离开, 这从圣言中的许多经文, 尤其从将表示转身离开的烈怒和忿怒归于耶和华或主的经文明显看出来。不是耶和华或主会转身离开, 而是人会转身离开; 当人转身离开时, 在他看来, 似乎是主转身离开, 因为他没有蒙垂听。圣言照着表象而如此说话。此外, “烈怒” 因是一种转身离开, 故就那些转身离开的人而言, 也是对良善与真理的一种敌意或攻击。然而, 就那些没有转身离开的人而言, “烈怒” 不是敌意或攻击, 而是强烈的反感, 因为它是对邪恶与虚假的一种厌恶。

“烈怒anger, 经上或译为怒气)” 表示敌意或攻击, 这一点在前面 (3614节) 已经说明。它还表示一种转身离开, 也表示当人们对良善与真理产生敌意, 或进行攻击时的惩罚, 这从以下经文明显看出来; 以赛亚书:

祸哉!那些设立不义之律例的。他们只得屈身在被掳的人以下, 仆倒在被杀的人以下。因为耶和华的怒气还未转消。祸哉!亚述, 我怒气的棍!我要打发他攻击亵渎的民族, 吩咐他对付我所恼怒的人民。他却不这样思想, 他心也不这样打算。(以赛亚书 10:1, 4-7)

“怒气”anger)和 “恼怒”wrath)表示一种转身离开, 和人这一方的敌意或反对; 在这种情况下, 随之而来的惩罚和不垂听看似怒气。由于这些存在于人这一方, 所以经上说: “祸哉!那些设立不义之律例的。他却不这样思想, 他心也不这样打算”。

同一先知书:

耶和华并祂恼恨的兵器, 要来毁灭这全地。看哪!耶和华的日子临到, 必有残忍、忿恨、烈怒, 使这地荒凉, 从其中除灭罪人。我万军之耶和华在忿恨中发烈怒的日子, 必使天震动, 使地摇撼, 离其本位。(以赛亚书 13:5, 9, 13)

“天” 和 “地” 在此表示教会, 它转身离开了真理与良善。由于它如此行, 所以经上说描述了由于耶和华的 “忿恨、烈怒” 而使它荒凉并毁灭它; 而实际情况完全相反。也就是说, 是陷入邪恶的人充满忿恨和烈怒, 使自己与良善并真理对立。因邪恶而来的惩罚被归于耶和华, 这是由于表象。在圣言的其它各个地方, 教会的末期和它的毁灭被称为 “耶和华发烈怒的日子”。

又:

耶和华折断了恶人的杖、统治者的权杖。祂必在忿怒中连连攻击众民, 在怒气中辖制列族。(以赛亚书 14:5, 6)

此处的意思也差不多。这就像一个受法律惩罚的罪犯; 他将惩罚的罪恶归于国王或法官, 而不是归于自己。又:

雅各和以色列, 因为他们不肯遵行祂的道, 也不听从祂的律法; 所以, 祂将猛烈的怒气和争战的勇力, 倾倒在他身上。(以赛亚书 42:24, 25)

耶利米书:

我要在怒气、忿怒和大恼恨中, 用伸出来的手, 并大能的膀臂, 亲自攻击你们。恐怕我的忿怒因你们的恶行发作, 如火着起, 甚至无人能熄灭。(耶利米书 21:5, 12)

在这段经文中, “怒气”、“忿怒” 和 “大恼恨” 无非是由于转身离开良善与真理, 并对它们产生敌意或进行攻击所导致的惩罚的邪恶。

按照神性律法, 一切邪恶都自带惩罚; 说来奇妙, 在来世, 邪恶和惩罚交织在一起, 不可分割。因为一旦一个地狱灵做了异常邪恶的事, 实施惩罚的灵人就会出现并惩罚他, 无需其他人来提醒。惩罚的邪恶是由于转身离开导致的, 这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经上说 “因你们的恶行”。诗篇:

祂使猛烈的怒气和忿怒、恼恨、苦难和一群降灾的使者, 临到他们。祂为自己的怒气修平了路, 使他们的灵魂没有逃脱死亡。(诗篇 78:49, 50; 也可参看以赛亚书 30:27, 30; 34:2; 54:8; 57:17; 63:3, 6; 66:15; 耶利米书 4:8; 7:20; 15:14; 33:5; 以西结书 5:13, 15; 申命记 9:19, 20; 29:20, 22, 23; 启示录 14:9, 10; 15:7)

在这些经文中, “猛烈”、“怒气”、“忿怒” 和 “恼恨” 也表示一种转身离开, 敌意或攻击, 以及随之而来的惩罚。

由于转身离开和敌意或攻击所导致的惩罚之所以被归于耶和华或主, 被称为祂的 “怒气”、“忿怒” 和 “恼恨”, 是因为源于雅各的种族必须唯独被持守于教会的外在代表。若不通过害怕和恐惧耶和华, 并且相信祂出于怒气和忿怒会恶待他们, 他们就无法被持守于这些代表。只关心外在事物, 毫不关心内在事物的人无法以任何其它方式被引导去执行外在的仪式, 因为没有任何约束他们的内在事物或义务感。教会里的简单人也是这样。他们基于表象唯一能理解的观念是: 当有人作恶时, 神会发怒。然而, 凡停下来反思的人都能看出, 耶和华或主根本没有一丝怒气, 更没有任何烈怒; 因为祂是怜悯本身和良善本身, 无限远离想要灾祸临到任何人身上。拥有对邻之仁的人也不会向任何人行恶。连天上的所有天使都这样, 何况主自己呢?

但在来世, 情况是这样: 由于那里的新来者, 主不断重整天堂及其社群的秩序, 赋予他们幸福和快乐。不过, 当这幸福和快乐流入处于对立面的社群 (因为在来世, 天堂的所有社群都有与它们对立的地狱社群, 由此而有平衡), 并且这些社群感觉到由于天堂的出现而带来的一种变化时, 他们就会充满怒气和烈怒, 并冲进罪恶, 同时给自己招来惩罚他们的罪恶。此外, 当恶灵或魔鬼靠近天堂之光时, 他们就开始遭受痛苦和折磨 (参看4225, 4226节)。他们将这一切归因于天堂, 进而归因于主; 而事实上, 是他们自己给自己带来折磨; 因为当邪恶接近良善时, 它就会遭受折磨。由此明显可知, 除了良善外, 没有什么东西来自主, 或说主只是良善的源头; 一切邪恶皆源于那些转身离开, 站在对立面, 并进行攻击的人自己。这个奥秘能使人明白真相是什么。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