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Swedenborg's Works

 

白马 #0

Study this Passage

/ 17  
  

白马 1

启示录19章,关于圣言及其灵义或内义的细节,摘自《天堂的奥秘》

目录

圣言及其灵义或内义 (1-5)

圣言的必要及卓越 (6)

受启者外,圣言无可理解 (7)

凭借圣言而来的教义外,圣言无可理解 (8)

圣言里有灵义,被称为内义 (9)

圣言内义特为天使所设,也为世人所设 (10)

圣言内义或灵义里,有无尽奥秘 (11)

圣言以对应写成,因而作以表征 (12)

圣言的字义或外义 (13)

主是圣言 (14)

圣言之书 (15)

那些与圣言作对的人 (16)

关于圣言的进一步细节 (17)

Footnotes:

1. This work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Latin. It's 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One English translation uses this title, "The White Horse in Revelation 19, with Particulars respecting the Word and Its Spiritual or Internal Sense, Extracted from Arcana Coelestia". This Chinese translation is provided by SwedenborgStudy.org, 2019.12. 史威登堡研究中心

/ 1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om Swedenborg's Works

 

白马 #11

Study this Passage

  
/ 17  
  

11. 圣言内义或灵义里,有无尽奥秘

圣言内义包含着超出世人理解的无尽事物(天國的奧秘3085, 3086)。 还包含着无以言表和无从解释的事物(天國的奧秘1965)。 这些事只向天使显明,被天使所理解(天國的奧秘167)。 圣言内义包含天堂的奥秘,这些奥秘关于主和他在诸天和地上的王国(天國的奧秘1-4, 937)。 那些奥秘并未显现于字义(天國的奧秘937, 1502, 2161)。 先知书中,许多事看起来并不连贯,然而在内义上前后一致,呈现为完美的系列(天國的奧秘7153, 9022)。 原文中的哪怕一个词,甚至一画,都不可从圣言的字义中取走,否则会打断内义;因此,藉着主的圣佑,圣言完整地,甚至是每一点,都被保留下来(天國的奧秘7933)。 在圣经的细节中,有无尽的事物(天國的奧秘6637, 8920)。 甚至在每一个词语中(天國的奧秘1689)。

主祷文及其细节处皆有无穷事物(天國的奧秘6619)。 十诫的内容也是如此;即使无需启示,就外在意义来说,每个民族都知道这些内容(天國的奧秘8867, 8900)。 圣经文字的每一画,在原文中,在天堂显为神圣;参考《天堂与地狱》(天国与地狱260),主的话语被解释为: 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马太福音5:18)。

圣言中,尤其在先知书部分,有两种表达看似说明同一个事物;但一个与良善相关,另一个与真理相关(天國的奧秘683, 707, 2516, 8339)。 良善和真理在圣言中以奇妙的方式被结合为一,这样的结合只向那些知道内义的人显现(天國的奧秘10554)。 因此,在圣言以及每个部分,皆有神性的婚姻和天堂的婚姻(天國的奧秘683, 793, 801, 2173, 2516, 2712, 5138, 7022)。 神性的婚姻是神性良善与神性真理的婚姻,因而就是在天堂的主,单单在他里面有如此婚姻(天國的奧秘3004, 3005, 3009, 4158, 5194, 5502, 6343, 7945, 8339, 9263, 9314)。 耶稣象征神性良善,基督象征神性真理,二者一起象征天堂的神性婚姻(天國的奧秘3004, 3005, 3009)。 这婚姻在圣言内义的每一细节处,因此主在其中,就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而言(天國的奧秘5502)。

从主来的良善与真理在天堂和在教会中的结合被称为天堂的婚姻(天國的奧秘2508, 2618, 2803, 3004, 3211, 3952, 6179)。 因此,就这方面而言,圣言如天堂(天國的奧秘2173, 10126)。 天堂在圣言中被比作婚姻,因为其中有良善和真理的婚姻(天國的奧秘2758, 3132, 4434, 4834)。

内义本身就是教会的纯正教义(天國的奧秘9025, 9430, 10401)。 照内义理解圣言者知道教会的真正教义本身,因为内义包含它(天國的奧秘9025, 9430, 10401)。 圣言的内在也是教会的内在,敬拜的内在亦如此(天國的奧秘10460)。 圣言就是爱主和爱邻舍的教义(天國的奧秘3419, 3420)。

圣言就字义而言好像云,就内义而言,圣言是荣耀(见《创世记》第18章前言,天國的奧秘5922, 6343),在那里解释了:“主有大荣耀,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云”在圣言中象征字义之圣言,“荣耀”象征内义之圣言(见《创世记》第18章前言,以及4060, 4391, 5922, 6343, 6752, 8106, 8781, 9430, 10551, 10574)。 包含在字义中的事物,相比内义中的事物,就好比优美的光柱,周围粗糙的投影,然而却呈现为一个美丽的人像(天國的奧秘1871)。

只要并只承认圣言字义者在灵界呈现为丑陋的老妪,渴望并同时认可内义者则显为衣着华美的童女(天國的奧秘1774)。 圣言就其全部整体而言,是天堂的形像;因为圣言是神性真理,神性真理构成天堂,天堂与人相关,所以就此而言,圣言如同一个人的形像(天國的奧秘187)。 天堂,作为一个整体,像一个人,可参阅《天堂与地狱》(天国与地狱59-67)。 从主发出的神性构成天堂(天国与地狱126-140, 200-212)。 圣言在天使面前表现为至华美和惹人喜爱的形态(天國的奧秘1767, 1768)。 字义如身体,内义如该身体的灵魂(天國的奧秘8943)。 于是,圣言的生命来自内义(天國的奧秘1405, 4857)。 圣言在内义上是纯洁的,但字义看起来并非如此(天國的奧秘2362, 2396)。 字义中的事物因内在的内容而神圣(天國的奧秘10126, 10728)。

圣言的历史部分也有内义,不过在它们里面(天國的奧秘4989)。 因此,和圣言的预言书部分一样,历史书部分也包含着天堂的奥秘(天國的奧秘755, 1659, 1709, 2310, 2333)。 天使不会将那些内容领会为历史,而是领会为教条,因为他们属灵地领会(天國的奧秘6884)。 包含于历史书部分的内在奥秘并没有预言书部分那么明朗,因为心智趋于审视并考量历史事务(天國的奧秘2176, 6597)。

圣言内义的性质进一步说明(天國的奧秘1756, 1984, 2004, 2663, 3033, 7089, 10604, 10614)。 并藉着对照来举例说明(天國的奧秘1873)。

  
/ 1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

From Swedenborg's Works

 

属天的奥秘 #3419

Study this Passage

  
/ 10837  
  

3419. “在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他们所挖的水井, 以撒就回来又挖出来” 表主揭示了古人所具有的那些真理. 这从 “以撒” 的代表, 以及 “回来又挖出来”, “水井” 和 “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 的含义清楚可知: “以撒” 是指主的神圣理性, 如前所述; “回来又挖出来” 是指再度揭示; “水井” 是指为认知源头的真理, “井” 是指真理 (2702, 3096节), “水” 是指认知 (28, 2702, 3058节); “他父亲亚伯拉罕的日子” 是指真理以前的时间和状态, 这些真理由他们那时所挖的井来表示, 因而是古人所具有的真理. “日子” 表时间和状态 (参看23, 487-488, 493, 893节). 当 “日子” 表示状态时, “他父亲亚伯拉罕” 就代表主的尚未与人性联结的神性本身 (2833, 2836, 3251节); 但当 “日子” 表示时间时, “他父亲亚伯拉罕” 就表示出自主的尚未与人性联结的神性的良善与真理, 因而是古人所具有的良善与真理.

古人所具有的真理现已完全被抹去了, 以至于几乎没有人知道它们曾经存在过, 或它们与如今的教导有什么不同. 然事实上, 这些真理完全不同. 古人拥有主国度的属天和属灵之物, 因而主自己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 那些懂得它们的人被称为智者. 他们的确有智慧, 因为他们能由此与灵人并天使交谈. 当天使的言语 (这言语因是属灵和属天的, 故不为世人所理解) 降至身处属世区域的世人那里时, 它就会落入诸如出现在圣言中的那类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中, 并因此使得圣言成为神圣的著作. 为了充满对应, 神性只能以这种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由于古人处于主国度的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中, 而这些代表和有意义的符号只含有属天和属灵之爱在里面, 故古人也拥有唯独并完全关注对神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教义事物, 并凭这些教义事物而被称为智者. 他们通过这些教义事物得知主要降世, 并且耶和华要在祂里面, 祂要将自己里面的人性变成神性, 从而拯救人类. 他们还通过这些教义事物得知何为仁爱, 也就是说, 仁爱就是对服侍别人却不思回报的情感; 以及何谓以仁爱待之的邻舍, 就是全世界所有人, 只是对待的方式各自不同. 如今, 这些教义事物完全丢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信的教义事物; 而相对来说, 古人却视这些东西如无物. 现今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的教义事物被弃绝了, 一方面被那些圣言中 “巴比伦人和迦勒底人” 所指之人弃绝, 另一方面被那些被称为 “非利士人和埃及人” 之人弃绝. 它们完全丢失, 以至于几乎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现在还有谁知道仁爱就是完全不关注自我, 并否认一切自私自利? 又有谁知道邻舍就是每个人, 只是对待他的方式取决于他所具有的良善的质和量? 因此, 邻舍就是良善本身, 故在至高意义上是指主自己, 因为主居于良善中, 并且是良善的源头; 非源于祂的良善并非良善, 无论它看上去多么像良善. 人们因不知道何为仁爱, 何为邻舍, 故也不知道圣言中提到的 “穷人”, “困苦人”, “贫乏人”, “病人”, “饥饿和口渴的”, “受欺压的”, “寡妇”, “孤儿”, “被掳的”, “赤身的”, “寄居的”, “瞎子”, “聋子”, “瘸腿的”, “有残疾的” 等诸如此类的人究竟是指谁. 而古人所具有的教义事物却教导这些人究竟是谁, 并且各自属于哪类邻舍, 因而属于哪类仁爱. 字义上的整部圣言就是根据这些教义事物来写的, 因此, 人若不知道它们, 就绝不可能知道圣言的内层意义.

如以赛亚书:

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 将飘流的穷人接到你家中, 见赤身的给他衣服遮体, 顾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吗? 这样, 你的光就必迸发如破晓, 你也必快快得到医治. 你的公义必在你前面行; 耶和华的荣光必将你聚拢. (以赛亚书 58:7-8)

谨守字义的人以为他只要送食物给饥饿的人, 把漂流的穷人或流浪者接到家里, 给赤身者衣服穿, 就能由此进入耶和华的荣光, 或进入天堂. 然而, 这些行为仅仅是外在的, 恶人也能为了自我功德而这样做. 但 “饥饿的人”, “穷人” 和 “赤身的” 是指那些灵性上如此之人, 因而是指为邻舍且要被施以仁爱的这个人可能所处的不同悲惨状态.

诗篇:

他为受欺压的伸冤, 赐食物与饥饿的. 耶和华释放被囚的. 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睛. 耶和华扶起被压下的人. 耶和华喜爱义人. 耶和华保护寄居的, 扶持孤儿和寡妇. (诗篇 146:7-9)

此处 “受欺压的”, “饥饿的”, “被囚的”, “瞎子”, “被压下的人”, “寄居的”, “孤儿和寡妇” 不是指通常所称呼的那些人, 而是指那些在属灵事物上, 就是在灵魂方面如此之人. 而古人的教义事物则教导了这些人是谁, 他们属于哪种状态和等级的邻舍, 因而需要向他们实施什么样的仁爱. 这在旧约的所有其它地方也一样, 因为当神性降至存在于世人身上的属世之物时, 它便降至诸如仁爱行为的那类事物中, 只是每个行为都根据其属和种而与众不同.

主也以同样的方式说话, 因为祂通过神性本身说话, 如在马太福音:

于是, 王要向那右手边的说, 你们这蒙我父赐福的, 可来承受那为你们所预备的国. 因为我饿了, 你们给我吃; 渴了, 你们给我喝; 我作客旅, 你们接待我; 我赤身露体, 你们给我穿; 我病了, 你们看顾我; 我在监里, 你们来探我. (马太福音 25:34-36)

此处列举的行为是指仁爱的所有主要种类, 以及每一行为, 也就是要被施以仁爱, 为邻舍的每个人所属良善的等级. 在至高意义上, 主就是邻舍, 因为祂说:

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 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马太福音 25:40)

从这几个例子可以看出, 何谓古人所具有的真理. 不过, 这些真理被那些关注信的教义事物, 却不关注仁爱生活的人, 也就是那些在圣言中被称为 “非利士人” 的人完全抹掉了. 这一事实由 “非利士人在亚伯拉罕死后把井塞住了” 来表示, 也就是接下来所论述的主题.

  
/ 10837  
  

Thanks to our friends at swedenborgwork.com for their permission to use this translation on the New Christian Bible Study site. ( 衷心感谢”史威登堡著作中文网”许可我们使用该中文译文)